有一位俄罗斯总统,他访华次数高达24次,对中俄军事合作以及军贸发展的贡献那可真是相当大,这位总统就是普京。外界不少分析都认为金信达,未来中俄军事合作肯定会更加深入,说不定还会拓展到核潜艇领域。
就说普京这次访华吧,他先是到天津出席了上合峰会,之后又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纪念活动。咱们把目光放长远点,看看中俄军贸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,那可真是起起伏伏。直到普京上台之后,中俄军事合作才逐渐稳定下来,他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,那真是没人能替代。
时间回到80年代冷战末期,那时候苏联就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了。苏联主动打开了关闭几十年的大门,开启了新一轮和中国之间的军事合作。为啥会这样呢?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,当时苏联马上就要解体了,经济上压力山大,都快没钱了,所以特别渴望在经济方面有所突破。于是,苏联就以非常优惠的条件,向中国出口了苏27SK、S300,还有基洛潜艇等关键的主战装备。
那时候咱们中国也特别需要先进的装备。就拿空军来说吧,当时西方和俄罗斯都已经进入四代机时代了(那时候还叫三代机),可咱们主要还是依靠大量的歼6系列和歼7,最先进的歼8Ⅱ数量也特别少。而且歼8Ⅱ和苏27相比,已经有一代到一代半的差距了。所以,咱们迫切需要通过从俄罗斯引进装备,来尽快弥补这个代差。
金信达
不过,俄罗斯内部对于和中国的军事合作也存在很大争议。当咱们打算继续购买苏30MKK的时候,俄罗斯国内那些顽固派就特别担心,说是什么来自中国南方的威胁。他们和希望和中国合作的改革派发生了激烈冲突,这事儿就这么僵住了。最后还是叶利钦出面,才让这个事儿得以通过。
但此后,俄罗斯内部的顽固派还是一直反对和中国进行更深入、更紧密的军事合作。就比如说后来的伊尔76/78采购案,这个项目总价值高达15亿美元呢。伊尔系列飞机可是咱们运输机、加油机以及预警机必须的平台,那时候咱们还没有运20,只能靠伊尔系列。可这个项目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,主要原因就是俄罗斯内部亲美的势力又开始抬头了。
后来,俄罗斯从法国入手,大幅度改善了和西方的关系,对峙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。法国甚至同意向俄罗斯出售4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,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海军主战装备,这也代表着俄欧军事交流达到了巅峰状态。可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,于是就策动了乌克兰的颜色革命,彻底打碎了俄欧之间那本来就脆弱的信任。
法国自然也就停止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了,后来这舰就给了埃及。与此同时,中俄军贸也遭遇了第二个低谷。
直到普京重新回到总统任上,局势才开始逆转。2014年的时候,苏35SK、S400和阿穆尔潜艇等多份订单,意味着双方的军贸又开始大幅增长。不过,在普京不在位的那些年里,中国的军事科技那可是突飞猛进。像歼20、运20、052D驱逐舰、055大驱、075两栖攻击舰,现在又有了076,还有航母,这些先进的装备都快速地发展并服役了,在军事装备方面,咱们已经超过俄罗斯了,俄罗斯现在都快变成咱们的配套供应商了。
但这并没有阻碍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,中俄依然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。现在外面不是有很多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嘛,说中俄会在核潜艇领域进行深度合作。
咱们单从技术角度来说,全世界的核潜艇,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,美国还是排在第一位的,不过俄罗斯排第二位,他们俩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。咱们和美俄相比,差距还是能看得出来的,所以咱们确实得迎头赶上。这么看来,俄罗斯就是个很有价值的合作伙伴。
另外,中俄在空间技术、远程预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。总的来说,中俄的合作层面在不断提升,合作空间也在不断扩大。不过,关于中俄潜艇合作这些事儿,都是外界的传言和预测。虽然从逻辑上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,但到底能不能真的走到这一步,还得再观察观察。
回顾过去几十年金信达,普京确实对中俄军事合作以及军贸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
同花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